(三)內科及ICU患者
關于GCS和IPC在急性腦卒中后機械預防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了GCS在腦卒中后預防VTE的作用;同時證實腿長型GCS在預防VTE的效果方面優于膝長型GCS;此外,該系列研究發現IPC使用成本更低,可預防VTE并提高生存率。基于以上研究的結果,對于腦卒中或活動減少的非手術患者,應首選IPC。
ICU的危重患者,很多合并凝血機制異常,出血風險較高,對這類患者應采用機械預防;當出血風險降低,則應換用藥物預防。最近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對于無抗凝禁忌證的ICU患者, 在藥物預防的基礎上加用IPC并沒有顯著降低VTE的發生率。
【推薦意見12】對于腦卒中或活動減少的急性內科疾病患者,建議盡早采取預防措施,可以選擇機械預防或藥物預防;對于不能藥物預防的患者,可以考慮單用機械預防,首選IPC,選用GCS時推薦腿長型;對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機械預防應當盡早應用(3 d之內),持續至少30 d或者直到患者恢復正常活動。
【推薦意見13】對于ICU患者,若無抗凝禁忌證,可單用藥物預防;不能應用藥物預防的,可以采用機械預防;建議從患者入院后開始應用預防措施,直到可以正常活動。
(四)其他特殊臨床情況
1.腫瘤:
腫瘤患者的VTE風險是非腫瘤患者的6倍,除了腫瘤本身導致的凝血異常外,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靜脈置管、化療、VTE家族史、易栓癥、心肺功能障礙、敗血癥等,使用抑制血管生成的藥物和刺激紅細胞生成的制劑是兩個額外的危險因素。在出血風險低危的腫瘤患者中單獨應用機械預防效果不佳。
【推薦意見14】在腫瘤患者中,不推薦單獨應用機械預防,可選擇藥物聯合機械預防,或者單用藥物預防;對于出血高危患者可單用機械預防,GCS或IPC均可選,在出血風險降低后應當換用或者加用藥物預防措施。
2. 圍產期:
妊娠婦女具有更高的VTE風險,其危險因素包括活動減少、既往VTE、先兆子癇、易栓癥、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輸血、產后感染,以及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等。存在VTE風險的孕產婦,機械預防為首選預防措施。
【推薦意見15】建議對于存在VTE風險的孕婦進行機械預防,可選GCS或者IPC;對于產后(尤其是接受剖宮產)、流產或終止妊娠、且預計活動減少時間>3 d者,建議同時應用物理和藥物預防(低分子量肝素),其中藥物預防應該持續至產后6周,機械預防建議首選IPC。
3. 兒童:
兒童VTE風險較成人低。其包括易栓癥、中心靜脈置管、腫瘤、肥胖、嚴重創傷或燒傷等;出血風險包括肝功能不全、應用抗凝藥物、血小板減少、神經脊柱手術等。據美國國家創傷數據庫的數據顯示, 12歲以下兒童的VTE發病率為0.1%,13~15歲兒童發病率為0.3%,16歲以上發病率為0.8%。有關兒童VTE發生率與年齡相關的兩項研究提示,發生VTE的患者年齡都在13歲以上。因此,對于兒童VTE防治,英國兒童麻醉師協會(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APAGBI)建議僅評估13歲以上的患者。